SHEIN,这个中国最受瞩目、也最神秘的明星独角兽,似乎没有能够躲过2023年带来的寒意。成立于2008年的SHEIN,在早期总部设在南京,主要经营海外女装,以比淘宝更便宜的低价和比Zara更快的上新速度而迅速风靡全球。
在巅峰时刻,SHEIN的估值高达千亿美元,成为继字节跳动和SpaceX之后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企业。然而,到了2023年,SHEIN的估值突然暴跌至640亿美元,几乎一年之内跌出了整个A股服装板块的总市值[1]。
虽然亚马逊、Shopee等一众电商公司也陷入了下跌行情,但志在IPO的SHEIN显然更加焦虑不安。
在面向投资者的会议中,SHEIN为自己设定了相当高的目标:到2025年实现800亿美元的销售额和75亿美元的利润。前者超过了H&M和Zara年销售额之和,后者则要求SHEIN将去年的利润翻上十倍以上。
目标远大,但SHEIN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外部压力。受疫情影响,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;在自己的独立站女装赛道上,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;同时,主打性价比的电商平台Temu借助拼多多这棵大树的背景,也进军了SHEIN的美国主战场。
眼下:增量危机
解读 SHEIN 的成功模式,总离不开快时尚的鼻祖:ZARA。
在西班牙的小镇阿尔特索里,ZARA 总部和数以千计的工厂,打造了快时尚的基本要义:小单快返 —— 每次生产更小数量的服装,并以更快的速度推向市场。这种颇具互联网思维的方法,使得时尚从一个灵感变成一个概率题。
没想到时代送上了新的挑战者。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SHEIN,用比 ZARA 更进一步的模式,打败了 ZARA。
SHEIN 每天超过 5000 款的上新速度,远超 ZARA。而在价格上,SHEIN 女装常年在 20 美刀以下,甚至不到 ZARA 的一半。
SHEIN 还进一步改造了供应链。中国女生还需要提前 35 天在淘宝下单预售服装,而 SHEIN 的新款女装最快只需 3~5 天就能完成设计、生产到送进集装箱的全部流程。
当无数同行试图按照品牌营销圣经,努力 tell a story 的时候,SHEIN 则证明了 “大力出奇迹” 的真理:有什么 story,能比 “又多又快又省钱” 更有效果?
从 2015 到 2020 年,SHEIN 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89%。2022 年上半年,比 ZARA 足足晚诞生了 40 年的 SHEIN,销量已然超越了这位快时尚界的祖师爷。
然而在 2022 年,投资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。SHEIN 的营收增速虽然仍然高达 52.8%,但已经明显放缓;更令人担心的是仅为 7 亿美元的利润,第一次出现了下降。
虽然 SHEIN 已然是这颗星球上最能捕捉消费需求的服装公司,但它却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:SHEIN 能开垦的肥沃市场,已经不多了。
2014 年之前,SHEIN 新设的站点集中在消费能力高的欧洲区域。而 2016 年进入的中东市场带来了又一波红利,一度给 SHEIN 贡献了高达 12.5% 的年销售额。
虽然 SHEIN 后续又高速扩张到东南亚、南美以及其他区域,但这些新市场的贡献并不高。
一个例证是客单价,中东用户的客单价最高为 130 美元左右,美国约为 75 美元,而拉美市场则只能贡献不到 50 美元。以至于欧美地区如今仍是 SHEIN 的主要市场,合计占到销售额的 60%。
与此同时,SHEIN 走过的这条追逐年轻人新鲜感的赛道,也变得越来越拥挤。
一边是增量难觅、竞争加剧,另一边则是 SHEIN 的利润也正在不断被成本侵蚀。
SHEIN 早年起量靠的就是便宜流量,但流量洼地早已不复存在。过去用衣服就能置换推广的网红,现在没有几万美元就不考虑合作。
而且 SHEIN 本身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子,如今不得不用肉身来抵抗原材料和人工的通胀。在大学生被迫 “安贫乐道” 的今天,SHEIN 供应链的工人们月薪过万已经稀疏平常。
结果就是 SHEIN 的净利润率从 2021 年的 7.5%,大幅下滑到了 2022 年的 3.2%。
无奈之下,SHEIN 只能背叛消费者悄悄上调了价格,代价则是 SHEIN Girls 满含怨恨地将其送上热搜。有美国网友就因为种草已久的鞋子价格翻倍,而怒斥 “太荒谬了!”。
究竟如何才能优雅地做高利润,实现 2025 年的宏伟蓝图?面对这个问题,SHEIN 很着急,但投资人比 SHEIN 更着急。
突围:转型平台
SHEIN 的崛起之路上,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:SHEIN 究竟是一个品牌,还是一个平台?
SHEIN 很长时间里都将目标指向了品牌。直到最近,SHEIN 在给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中,仍然将 “更好的 ZARA” 放在优先位置 [11]。
于是就和 ZARA 母公司如出一辙,SHEIN 也开发了超过 10 个子品牌,以冲击更高的单价和利润。其中高端女装 MOTF,将价格拉到了 20~40 美元区间,最贵的系列单价超过 100 美元。
类似款式裙子,MOTF 几乎可以卖到 Shein 的 8 倍
但如果 SHEIN 只是对标 ZARA,那崛起之路上给到的鲜花与掌声似乎过于隆重。
2022 年,尽管 SHEIN 的营收与 ZARA 还相距甚远,但资本市场依旧给予了 SHEIN 千亿估值,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彼时 H&M 与 ZARA 的市值总和。
SHEIN 真正的稀缺性其实在于 —— 拥有一个移动端的流量入口。
2022 年第二季度,SHEIN 成功超越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购物应用程序,这一年 SHEIN 的活跃用户数量也超过了 7400 万。
既有快时尚品牌的供应链,又有电商平台梦寐以求的流量入口 ——SHEIN 能做的选择很多,而无疑资本眼里有更好的那一个。
转型平台模式,不仅意味着快速提升的品类丰富度,同时也能为 SHEIN 带来佣金和广告收入,扩充营收来源。更重要的是估值的参考模型也将是万亿市值的亚马逊,而非上个时代的 ZARA。
从现实来看,曾经一心只想成为 “更好的 ZARA” 的 SHEIN,正在另一条路上蒙眼狂奔:
1)为转型平台招兵买马。2022 年 11 月,SHEIN 招来了拥有第三方品牌管理经验的 Lazada 前总裁刘秀云;进入 2023 年,SHEIN 又从亚马逊挖来了高管,主导扩品类战略。
2)大力招募卖家。为了从速卖通和 Temu 手中争夺国内卖家,SHEIN 开出了极其优惠的招募条件:前 3 个月,商家免佣且不收流量费用,同时还帮卖家承担退货运费 [7]。而且 SHEIN 还支持卖家少量测款,有效减轻了卖家的备货压力。
3)海外大兴基建。SHEIN 计划在美国建立三个大型配送中心。其中在印第安纳州的配送中心已经投入使用,目标自然是压缩履约时间。
网络上为数不多的许仰天图片资料
当时间来到今年的 5 月 4 日,SHEIN 终于正式宣布转型平台模式,将 Shein Marketplace 推广到全球市场。
极少在公众视野出现的 SHEIN 创始人许仰天,也现身明确了新时期的新目标:“将通过平台模式,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 [12]。”
然而,这条路真的这么好走吗?
未来:内卷北美
对于 SHEIN 而言,亚马逊是个早了二十年的标准答案,也是最大的本土竞争对手。
1994 年成立的亚马逊,最开始只卖图书单一品类。伴随着用户数量的上升,到了 2000 年,亚马逊正式推出第三方平台业务,大大拓展了平台品类。亚马逊的毛利率随即提高,从 1999 年的 20% 提高到了 2001 年的 30%。
如今谋求转型的 SHEIN,其实就是把这条路再重走一遍。但 SHEIN 很难成为下一个亚马逊。
亚马逊屹立在北美市场的秘诀,是自营仓储和物流带来的优质消费体验。在人口分布并不均匀的北美大陆,有美国 72% 的用户都能享受亚马逊的当日或次日达服务。相比之下,SHEIN 完成大多数配送,还需要 10~15 天。
在亚马逊的速度背后,则是亚马逊物流部门背靠的 86 架货机、超过 1500 个物流设施,以及亚马逊在过去数年间将超过 50% 的投资,都投入到了仓储和配送环节上。SHEIN 想要攻破亚马逊的护城河,难度可想而知。
相比之下,可能同样背靠国内供应链、主打低价区间的 Temu,才是 SHEIN 最直接的竞争者。而两者的针锋相对早已上演。
2022 年 9 月,拼多多孵化的 Temu 在美国上线。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在财报会上曾表示,Temu 不受财务指标驱动 [11]。换句话说,资金弹药管够。
上线第 1 个月,Temu 就花掉了 10 亿营销费用,此后 Temu 还在美国 “春晚” 超级碗上投了广告。紧接着不到两个月,Temu 就超过了 SHEIN,在北美购物类 app 排行榜顺利登顶。
营销端暂时棋输一着,而 SHEIN 面对 Temu 更大的隐忧,则是其在低价商品供给端的优势。
有 Temu 员工就曾透露,Temu 几乎就是在 “瞄着 Shein 打”。只要是 SHEIN 同款,Temu 都优先上架;在低价方面 Temu 也更为激进,Temu 在某些品类上的价格能做到 SHEIN 的 53%~80%[7],优势可谓巨大。
Temu 内部制定的目标,更是直指 SHEIN:在 2023 年 9 月前,至少有一天的 GMV 要超过 SHEIN [8]。
Temu 的底气背后,则是拼多多长年积累的超过 1100 万家供应商网络。而正是这些苦于内卷而愿意出让利润的巨量白牌卖家,为背靠拼多多孵化的 Temu 提供了稳定且低价的货品来源。
想要从 Temu 手中截留这些供应商,SHEIN 自然就需要付出更优惠的政策,而这毫无疑问又会削弱盈利能力。
表面上看,SHEIN 的挑战是在眼下的平台混战中站稳脚跟。但如果回溯其他电商平台历史,SHEIN 转型电商平台过程的挑战,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譬如和 SHEIN 一样拥有自营商品的亚马逊,就面临着自营和第三方商品的流量分配问题;除此之外,在基建上的长期投入,也让亚马逊电商业务的利润长期在低位徘徊。
而同样走低价电商路线的拼多多,教训可能更具有警示意义。拼多多在追求极致低价的同时,又在管理上牺牲卖家利益讨好用户,最终招致了卖家的集体反抗。
按照这些前车之鉴,SHEIN 不仅要处理好自营与第三方的利益分配,同时也要考量基建投入与利润的权衡,并且还要艰难地在低价路线、客户体验与卖家权益之间,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。
即便一切顺利,最终 SHEIN 还要像拼多多一样,为摆脱低价电商的标签而长期奋斗。这些平台电商发展中的老问题,SHEIN 都迫切地需要给出一个新的答案。
尾声
从成立以来,SHEIN 几乎在每一次重大抉择面前,都踩对了正确答案。
2008 年,许仰天意识到金融危机下中产阶级会崩溃 [13],所以给他们提供低价服装;2012 年初,许仰天从赚得盆满钵满的婚纱业务里抽身,率先走上了品牌女装之路;2015 年,SHEIN 敏锐地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,直接把公司核心部门迁移到了千里之外的广州。
实际上,在过去十几年时间,SHEIN 走的都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:克制赚快钱的欲望,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打造柔性供应链,严格掌控合作的工厂。每一条都意味着更高的付出,更漫长的回报周期。
但正是如此,SHEIN 才把无数同行甩在身后,从垂直赛道一路杀到主流聚光灯下,在巨头林立的互联网市场里,一跃成为近几年来最神秘也是最受关注的超级独角兽。
在此之前,SHEIN 讲的是自己的故事,是成为 “更好的 ZARA”。而在 2023 年,当 SHEIN 屏住呼吸准备叩开 IPO 的大门时,面对资本市场关于营收、利润种种质疑目光,SHEIN 转身走向了一条更为拥挤的赛道。
但在今天的环境下,留给 SHEIN 的奇迹,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多了。
来源:远川研究所
那么,SHEIN为了实现对投资者的承诺,正在规划着怎样的突围之路呢?
首先,SHEIN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。他们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,并将重点放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的拓展上。通过不断开辟新的销售渠道,SHEIN希望能够实现销售额的持续增长。
其次,SHEIN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。他们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,以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。此外,SHEIN还将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,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
此外,SHEIN也在积极布局线下渠道。他们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开设实体店铺,提供更加综合和立体的购物体验。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,SHEIN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宽消费者群体,增强品牌的影响力。
当然,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消费者需求,SHEIN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。他们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,不断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
总的来说,SHEIN作为中国最受瞩目的明星独角兽企业,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。然而,他们仍然抱有信心,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。通过积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,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,以及布局线下渠道,SHEIN正在努力寻找突围之路。
所以,SHEIN还会有下一个奇迹吗?让我们拭目以待,见证这个明星独角兽企业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