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[隐藏]
近日,网上出现了对于“女性优先车厢”的一些讨论,起因是因为深圳一女子在“女士优先车厢”内嘲讽男性不让座“这么多女人站在这里,你们这些男人无人让座!还配做男人吗?”、“这名男士,恭喜你成为一位美丽的女士!”,而当时被嘲讽的男性不止一位,而是挨个的嘲讽,在女子的群嘲之下,男性们也并没有反驳,而是以沉默对待。在众多男性沉默的应对之下,连女子自己都带哭腔了。
不过六六君觉得,这位女士可能很有公德心,但是她可能把“女士优先”误解成了“女性专属”,所以才会遇到这种独自群嘲众多男性,却没有在场任何一位女性的呼应。那么深圳女子在女士优先车厢发飙到底是对是错呢?这种“女性优先车厢”该不该取消呢?设立这种“女性优先车厢”的初衷是什么?下面六六君以网络转载的一篇文章《深圳女子在女士优先车厢发飙:这种车厢,还不如取消》来给大家逐一阐述这些问题。
深圳女子在女士优先车厢发飙:这种车厢,还不如取消
01
最近有段视频正在网络上疯传。
在深圳地铁上,一位女士情绪激烈地向在座的男性发起**与嘲讽。
这节车厢标注为 “女士优先车厢”,但坐在座位上的确实不乏男性,扶着栏杆站立的也有不少女性。
看上去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 “女性优先”。
这种现状显然让这位女性感到不满,有些情绪失控。
她大声地向这些坐在座位上玩手机的男士们发出了 “衷心的祝福”:
“恭喜你 2022 年成为美丽的女士,祝你减肥成功!”
甚至发表了一些较为偏激的言论。
尽管流传出来的视频只有短短一小部分,无法由此推论出事件的前因后果,但相关内容已经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。
一部分网友都觉得,虽然这名女子的行为和言论有些偏激,但话糙理不糙。
也有人觉得,这种形式上的女性优先已经成为了某种道德绑架,让人反感。
新闻发酵后,深圳地铁也进行了公开表态, “该车厢并未禁止男士使用,让座遵循自愿原则。”
这一回应没能提到安抚和解释的效果,反而让更多人感到不满和迷惑。
从字面上对 “女性优先车厢” 进行解释,大家应该都能得出同一个结论:女性优先使用的车厢,即在使用过程中,女性的优先级高于男性。
按照优先流程,应该先让女性进行落座,如果还有多余的位置,男性也可以落座。
然而,当官方以 “自愿原则” 对这节车厢进行定义时,它的属性就发生了变化。
按照正常的地铁座位使用规则,要么先到先到,要么见缝插针,并不限制性别。
既然让不让座的权利把握在自己手里,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保障这节车厢的 “女性” 都能够得到优先。
两条规则叠加形成了一个悖论: 在 “女性优先车厢”,出于 “女性优先” 原则需要男性对女性进行让座,出于 “自愿” 原则不需要。
导致 “女性优先车厢” 形同虚设。
说到这里,想必大家都发现了,出现这一争论的根源并不在于让座或不让座,而在于地铁运营没有办法保障一节车厢很好地能实现 “女性优先”,却又希望 “女性优先车厢” 成为一种漂亮的说辞和噱头。
因此,他们采用了一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,既要优先,又要自愿,把问题和矛盾扔给了乘客。
02
争论之中,另一个问题也暴露出来,
—— 女性车厢到底有什么用?
先说说女性车厢为什么会出现。
以深圳地铁为例,女性优先车厢最早在 2017 年 6 月进行试点运营。
新闻提到,
“大部分女性在搭乘地铁的时候会有困扰和担忧的必要,尤其广东天气炎热的时间长,女性通常穿着清凉,她们希望地铁能提供一个更有安全保障的地方。”
让我们直白地翻译翻译上面这段话。
也就是说,女性在乘坐地铁时,常常担心自己可能遭遇 “咸猪手”、**等性骚扰,因此,她们希望女性车厢让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,提供便利。
乍一看,女性车厢是对女性的优待和保护。
实际上,并非如此。
正如前文所说,女性车厢没有性别禁止,一切全凭自愿,所以男女都可以进入车厢。
既然如此,如何能把可能存在的 “咸猪手” 与**事件隔绝在外,为女性提供真正的保护和便利呢?
这是不是自相矛盾?
说得难听些,不禁止男性上车的女性车厢只是摆设、是噱头,完全起不到实际作用。
再退一步,就算能够为女性提供真正专用的车厢,彻底把男性隔绝在车厢之外,那就有作用吗?
也不见得。
第一,大部分城市地铁运力紧张,在高峰时期人潮拥挤,总会有赶时间的女性选择乘坐普通车厢。
她们无法得到保护,甚至还可能被误认为是接受了某种默认,“没有去女性车厢就可以被骚扰”。
这无疑会加剧部分女性的困境和心理负担。
万一,只是万一,她们遭遇了某些事件,说不定还会被用 “谁让她不去女性车厢” 的理由进行谴责。
毕竟过去这类事件并不少见,对吗?
第二,以女性车厢的形式将男性隔离在外,似乎是在传递一种潜台词,即所有的男性都是潜在的性骚扰嫌弃人,这似乎是对全体男性的一种扫射。
不少男性因为女性车厢的出现产生了逆反心理。
这样的行为显然会加剧两方的性别对立,也展现出另一种层面上的性别歧视。
女性车厢的出现看似进步,仍是枷锁。
03
与女性车厢相似的问题在过去频繁出现过。
出现**案,会有人提醒女性注意穿着,不要过于暴露,不要在晚上出门;出现抢劫,会有人提醒出门在外别太招摇,做人要低调…
这些行为,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保护圈,看起来是保护和关怀,实际上是桎梏和限制。
打着为了关心女性的旗号,却把女性放在一个边缘位置,要求她们不断局限自己的行为。
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。
女性车厢也是一样。通过简单粗暴的性别区分将人群进行隔绝,试图借此减少性犯罪事件,归根到底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段。
人毕竟是一种喜欢群居的社会性生物,而地铁只是生活中会出现的一个小小的场景。
在地铁里,可以用性别把人群区分开,那么在公交车、在商场、在饭店、在其它地方,都能这样吗?
当然不可能。
想要解决频频出现的 “咸猪手”、**等问题,更好的方式是增加犯罪成本,让居心不良的人得到更惨痛的代价,而不是以保护为由,对人进行桎梏。
最近几年,人们的意识一直在发生变化。
以前,很多人遇到性骚扰,可能第一反应是忍耐。
现在,勇敢的人越来越多了,大家愿意站出来,去说出那些丑陋的、肮脏的事情,从根源上让那些不堪都暴露在阳光下。
以前看过一条新闻。
有个女孩子在公交车上被**,然后直接告诉了司机。 这位司机相当配合地将公交车停下,等待女孩报警,并阻止了男子想要逃跑的一系列行为。
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。
只要愿意站出来彼此帮助的人越来越多,社会风气就会得到更好的转变,这样才能更好地扼制那些性犯罪行为。
一个正常的社会,应该能让每个人无论何时、无论何时都享有安全和自由的公共空间,而不是必须蜷缩在某个范围里才能得到保护。
04
不得不说,性别平等在最近几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互联网环境中,成为一个日常议题。
但我反而有种感受,越是强调某件事情中的性别问题,越不可能促进平等。
我觉得真正的平等应该是忽略性别的。
比如,单位进行考核,不该按照性别区分比例,而是应该按照能力,对成绩进行排行;学校选择老师,医院选择医生,学校选择学生,也是同样。
一旦刻意去强调性别的问题,不平等就会不自觉地产生,就像这节以女性两个字开头的车厢。
我们不否认女性车厢的初衷是友好的,是希望对女性进行关怀和尊重的,但这种行为并不是进步,并不能促进男女平等,反而弱化了平等的意义。
这种出于照顾和关怀的情绪,本来就延伸于一种 “女性是弱者” 的思维。
在上个世纪,很多国家的女性出门都是需要男性陪同的。如果他们单独进入公共空间,很容易遭受侵害;而现在,伴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,担任社会角色,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扭转。
维吉尼亚大学副教授杰西卡・斯维尔曾经写到: “女性在公共场出现得越多,她们也被赋予了更强大的力量,去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”。
进步和平等并不是把某个性别限制在小小的车厢里,而是让每个人都有走进社会的机会与权利。
来源:为你写一个故事 微信号:raistlin2017
文章来源:https://liuliushe123.com/laosiji/30169.html